标 题: | 关于市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455T/2024-04397 | 发文字号: | 乌民复〔2024〕6号 | ||||||
发文机构: | 市民政局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关于市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4-06-2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4-07-01 17:32:3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黄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截至2023年底,乌海市现有常住人口55.6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0.73万人,占比19.29%。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2个,其中:养老机构8家、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4个、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3个、农区互助养老幸福院2个,共有床位343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57%。近年来,乌海市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以创建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为总目标,以“幸福”养老为主题,以“书法”文化为特色,以“智慧”养老为统领,以“十助”服务为抓手,全力推进形成横向成网、纵向成链的“六级六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2023年乌海市养老服务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4年6月成功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经验交流会,“颐养乌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机制。注重养老扶持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出台了《乌海市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全区率先出台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行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每人每年100元老龄补贴,对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等给予补贴,给与养老服务中心(站)20—40万元的建设补贴、3—5万元的运营补贴,给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每年50万元、中心厨房和助餐点每年2—5万元的运营补贴等。近年来地方财政用于养老服务业投入资金1.71亿元,预算资金保持连年增长,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支出占比80%以上。各项扶持保障政策梯次配置、相互衔接、落实落地,带动金融业服务银发经济发展,2023年,银行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低息贷款2000多万元,乌海银行为全市老年人用餐免费提供智能化助餐设备,吸引社会资本7亿元投资建设乌达区盛道老年公寓,为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搭建有力的支撑平台。
二是设施建设形成全域网络,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乌海市目前,已建成3个区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这些中心均提供医、养、康、护、餐、乐一体化服务。此外,通过进一步统筹资源,大部分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均能提供助餐、托养、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并逐步构建起了“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区级综合体—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小区老年之家—家庭护理床位”六级服务设施网络,形成了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小区老年之家为基础,充分调动网格员、物业工作者、志愿者等为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日常生活服务。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长青社区工行南小区将社区、物业、志愿服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社区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物业负责提供便捷服务,志愿者负责日常关怀照护,形成了“社区统筹、物业保障、志愿赋能”三方面协同发力的养老服务体系,共同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安全、舒适、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同时各区也在积极推动“社区统筹、物业保障、志愿赋能”三方面协同发力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贴心暖心服务。全市已建成投入运营的89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均面向老年人免费提供文体娱乐,健身康复服务,为老有所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夯实人才基础,持续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被评为自治区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推荐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为自治区养老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订单培养、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培训等方式,推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资质鉴定,三年来,集中培训950余人次,举办技能大赛6次。
四是开拓创新思路,构筑好宣传主阵地。继续做优以文字为载体的宣传方法,做到在内容上富有真情实感,在形式上更加标新立异。持续建立起与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等专业传媒团队的合作机制,利用“视听”载体加强养老服务传播面。通过对代表性标识、卡通形象的设计以及宣传品的设计制作,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养老服务的心理认知。加强与其他单位的联系,依托多种活动设立养老服务宣传角,拓宽养老服务宣传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加强与老年人的互动性,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逐渐转变老年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同时积极组织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置老年学堂,开设书法、插画、剪纸等多种丰富多彩的课程,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前来授课,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文艺教育。鼓励老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信仰,积极参与组织各类兴趣课程,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养老”的新模式。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武维山
联系人:吴棣
联系电话:0473-8992056
2024年6月20日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