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标       题: 关于市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2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455T/2024-04394 发文字号: 乌民复〔2024〕3号
发文机构: 市民政局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概       述: 关于市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2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成文日期: 2024-06-20 00:00:00 公开日期: 2024-07-01 17:23:39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市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2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1 17:23:39 作者:民政局 来源:乌海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乌海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和推动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握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契机,坚持以创建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为总目标,以“幸福”养老为主题,以“书法”文化为特色,以“智慧”养老为统领,以“十助”服务为抓手,形成了横向成网、纵向成链的“六级六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颐养乌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被自治区党委经验大起底专刊刊发,作为唯一的养老服务专题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必博娱乐,BBO娱乐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7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的19.29%,现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2个,其中:养老机构9家、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4个、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4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3个、农区互助养老幸福院2个,共有床位343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医疗护理型床位占比57%。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落地提供强力支撑

  注重养老扶持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出台了《乌海市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全区率先出台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行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每人每年100元老龄补贴,对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等给予补贴,给与养老服务中心(站)20—40万元的建设补贴、3—5万元的运营补贴,给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每年50万元、中心厨房和助餐点每年2—5万元的运营补贴等。近年来地方财政用于养老服务业投入资金1.71亿元,预算资金保持连年增长,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支出占比80%以上。各项扶持保障政策梯次配置、相互衔接、落实落地,带动金融业服务银发经济发展,2023年,银行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低息贷款2000多万元,乌海银行为全市老年人用餐免费提供智能化助餐设备,吸引社会资本7亿元投资建设乌达区盛道老年公寓,为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搭建有力的支撑平台。

  (二)设施建设形成全域网络

  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打造市级医养结合示范性养老机构、区级养老综合体、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小区老年之家、家庭护理床位六级全域性、标准化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一是综合推进场所、资金两到位。通过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整合闲置国有资产+与党群活动中心统筹布局+与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嵌入式延伸的“五步统筹”办法,集中力量解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场所问题;通过加大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市本级福彩公益金支出比例的办法,确保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全市83个社区(村),目前已经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9个,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提前三年完成乌海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二是推进养老机构投资多元化、管理标准化。如:市老年养护服务中心实行公建民营改革,市职业病防治院转型新建市医疗养老院,扩建市颐养康复中心,吸引社会资本9800万元建成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扩建项目,被评为自治区五级养老机构,推进了医疗养老融合发展。三是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功能,让老年之家便利更温暖。区级养老综合体全部具备医、养、康、护、餐、乐一体化服务功能;大部分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助餐、托养、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站、小区老年之家、家庭护理床位成为老年人连心桥、幸福湾,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套建设便民大食堂、养老驿站、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三)照护服务凝聚医养结合

  通过医养结合,大力推进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一是以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为主线,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以老年人在家门口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全市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9个,共签约居民28.8万人,签约率52.3%,重点人群签约15.5万人,签约率为90.8%,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分为基本服务包和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发放个性化签约服务包7927个。二是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依托,提供嵌入式家庭照护服务。海勃湾区宜和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医养结合体,在切实做好全托老人生活服务、医疗康复的同时,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对残疾、失能老年人积极开展外延式居家照护和医疗康复服务,激发了运营活力,有效满足了特殊老年人的刚需。三是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为补充,有效缓解了家庭照护难题。2019年出台了《乌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试行)》,通过政府补贴和个人医疗保险统筹的办法,建立长护险基金,由商业保险公司对照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发放护理补贴,对照护对象在医疗机构就诊、养老机构全托、居家生活期间的照护标准,分别按照每天80元、60元、40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从长护险运行之初即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覆盖,重点保障失能人员,年人均减轻个人经济负担1.66万元,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和人文关怀水平。四是积极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将改造对象由城镇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扩大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九类老年人群,2021年以来完成了235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4年将在自治区率先实现适老化改造全覆盖。但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设立家庭养老床位1600张,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全天候提供应急救助和定制居家照护服务。

  (四)强基工程助推提质增效

  一是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化监管。全面推行“颐养乌海”养老服务理念、Logo标识、服务标准和运营模式,制定了《乌海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乌海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乌海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绩效考评办法》等地方标准,形成了《乌海市养老服务政策及标准化汇编》,引入第三方组织对机构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绩效进行评估,按评定标准兑现扶持奖励政策,做到了监督管理标准化,解决了养老服务“怎么管、管得好”的问题。二是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联动合作订单培养、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培训等方式,推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资质鉴定,三年来集中培训养老医护人员950多人次;通过自治区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以赛代训,不断提升社区和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支持规模以上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培训机构创建全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实操基地,综合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水平。三是加大养老服务政策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敬老孝亲社会化氛围,在自治区率先建立乌海市养老文化展示中心,推进全域养老理念深入人心。在新闻宣传方面,仅2023年被人民网、中国社会报、光明日报等国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养老服务工作17篇,举办第二届老年人金婚庆典、社会各界看养老等一系列活动,编印《乌海市养老服务便民手册》,形成了人人关注养老的良好氛围,解决了养老服务“有人关心、关心得好”的问题。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武维山

    联系人:吴棣

    联系电话:8992056

                                2024年6月20日                                

上一条:

下一条: